诗词原文
观竞渡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既出将进酒,坐客无不恣欢赏。
龙舟争渡纷如织,万人竞看喧江浪。
楫师献功喜相顾,岸傍欢声仍坌集。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鳞金甲满平沙。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建封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建封,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延赏,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曾任徐州刺史、御史大夫等职,政绩卓著,尤其在治理水患、发展农业方面有着显著贡献,张建封不仅政务能力出众,还擅长诗文创作,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是唐代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译文
五月初五天气晴朗明媚,杨花飘落江畔,黄莺在清晨啼叫,太守还未走出郡斋,江上就已经传来了整齐的鼓声和歌声,太守出来后举杯劝酒,宾客们无不尽情欢乐欣赏,龙舟争相竞渡,像织布一样穿梭往来,成千上万的人争着观看,江面上浪花飞溅,欢声雷动,划船的人们相互庆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岸边的观众也欢声雷动,人群越聚越多,直到日暮时分,笙歌才渐渐散去,沙滩上留下了无数金色的鱼鳞和甲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龙舟竞渡的盛况,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欢乐心情,从太守未出郡斋时的期待,到龙舟竞渡时的激烈场景,再到日暮笙歌散去后的宁静,全诗层次分明,情感丰富。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龙舟竞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民群众的乐观向上精神,诗中“楫师献功喜相顾,岸傍欢声仍坌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划船的人们相互庆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情景,以及岸边观众欢声雷动、人群越聚越多的热闹场面,整首诗语言流畅、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和欢乐情绪。
创作背景
张建封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端午节期间,他身处江南水乡,亲眼目睹了龙舟竞渡的盛况,感受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人民群众的欢乐心情,为了表达对这一盛况的赞美和感慨,他挥毫泼墨,创作了这首《观竞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生活的繁荣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和龙舟竞渡的盛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