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三阁酣诗酒,浩唱庭花倒玉缸。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

唐·杜甫

落日放船弄长笛,暮云催雨过横塘。

岂知三阁酣诗酒,浩唱庭花倒玉缸。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夕阳西下时,我们在船上吹起长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傍晚时分,乌云聚集,催促着雨水倾泻在横塘之上,哪里知道在那高楼之上,有人正酣畅淋漓地饮酒作诗,高声吟唱着《庭花》之曲,直至酒缸倾倒,玉液横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傍晚时分在丈八沟携妓纳凉的情景,以及突然遇雨后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落日”、“长笛”、“暮云”、“横塘”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岂知”二字引出对高楼之上酣饮作乐之人的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某种超脱与淡然。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意蕴丰富,情感深沉,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揭示了不同人生态度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三阁”与“庭花”等意象,也寓意着权贵与世俗的浮华,与诗人内心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身处长安,生活困顿,但依旧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丈八沟是长安城外的一处风景名胜,杜甫常与友人在此聚会,饮酒作诗,这首诗就是在一次与友人携妓纳凉时,突然遇雨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在晚年生活中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