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荐乡书
唐·刘兼
今秋乡里荐贤书,年少周郎智有馀。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才高自觉风云阔,地远谁怜草木疏。
唯应感激知恩者,不向人间争宠辱。
作者简介
刘兼,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刘兼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今年秋天,我在乡里被举荐为贤才,年纪虽轻但才智过人,堪比当年的周瑜,我试着拂去铁衣上的尘埃,它如雪般洁白;手持宝剑,剑光闪烁,仿佛与天上的星辰相呼应,才学高超让我自觉胸怀壮志,天地广阔;然而身处偏远之地,又有谁怜惜这里的草木稀疏呢?我只应感激那些知恩图报的人,不去与人世间争名夺利、宠辱得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举荐为贤才后的喜悦与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感慨,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即今秋在乡里被举荐;次句以“年少周郎”自比,彰显其才智过人;三、四句通过描绘铁衣、宝剑等意象,展现诗人的豪情壮志;五、六句则转而抒发身处偏远之地的孤独与无奈;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自然,诗人以“荐贤书”为引子,逐步展开自己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年少周郎”与自身的才智,以及铁衣、宝剑等意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胸怀壮志的形象,诗人也巧妙地运用“才高自觉风云阔”与“地远谁怜草木疏”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无奈,末两句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被举荐为贤才的经历有关,在唐代,科举制度为士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而乡荐则是科举考试前的一种重要选拔方式,诗人可能因才学出众而被乡里举荐,从而产生了这首诗,在诗中,诗人既表达了对被举荐的喜悦与自信,也流露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