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白惭居丈人行,长风犹欲助吹嘘。的解释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二)》,全诗原文如下: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二)

唐·杜甫

汉水天章远,梁山宝思多。

衰白惭居丈人行,长风犹欲助吹嘘。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汉水边的文采如同天上的文章般高远,梁山上的才思如同珍宝般繁多。

我年岁已老,头发斑白,惭愧地处在长辈的行列中,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长风能助我一臂之力,让我的名声和才华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释义

“汉水天章远,梁山宝思多”两句,以汉水和梁山为喻,形容汉中王的文采和才思之高远与丰富。“衰白惭居丈人行,长风犹欲助吹嘘”两句,则是杜甫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希望借助外力(长风)来吹嘘、传播自己的名声和才华,同时也隐含了对汉中王的期望和寄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汉中王的戏题之作,诗中既有对汉中王文采和才思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年老体衰但仍不忘追求名声和才华的自谦与坚持,通过“衰白惭居丈人行,长风犹欲助吹嘘”两句,杜甫展现了自己虽处晚年但仍不失进取心和自信心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年代,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晚年更是漂泊无依,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这首诗,既是对汉中王的赞美和期望,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深刻反思和总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