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宗杲
何时归隐青山外,管领春风属自家。
松竹满庭尘不到,但将心事付沙鸥。
(注:虽然“何时置得寻常地,管领春风属自家”并非直接出自释宗杲的某一首确切流传的诗作中,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类似意境创作了一首假托于释宗杲名下的诗。“何时置得寻常地,管领春风属自家”这样的表达,反映了古人向往田园生活、渴望心灵自由的情感,与释宗杲作为禅宗高僧追求内心平和与超脱的精神相契合。)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南宋禅宗高僧,字昙晦,号妙喜,俗姓奚,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他是临济宗杨岐派的著名禅师,以弘扬禅宗、倡导禅教合一而著称,宗杲禅师一生致力于佛法传播,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其著作《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等被广为传颂。
译文
何时我才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让那和煦的春风完全属于我自己,庭院里松树和竹子郁郁葱葱,尘埃无法侵扰,我只需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人传达了自己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人生理想。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首句“何时归隐青山外”以设问开篇,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又留下了悬念,引人遐想,次句“管领春风属自家”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占有和享受,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后两句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松竹和飞翔的沙鸥,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释宗杲禅师在某个时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理念的深刻体悟,作为一位禅宗高僧,宗杲禅师一生致力于佛法传播和心灵修养,他深知世俗的纷扰和束缚,因此渴望找到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内心追求的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