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幕府名声收藉甚,云泉气味属偷閒。
松风清韵长如曲,花色新香不似妍。
白鸟去边江色暮,青猿啼处水声寒。
高情已逐晓云散,此意自随流水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于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人均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幕府中的名声已经广为传播,但我却偏爱这云泉之间的闲适生活,松风的声音如同悠扬的乐曲,长久地回荡在耳边,新开的花朵散发着不同于艳丽花朵的清新香气,白鸟飞去的方向,江面已呈现出暮色,青猿啼叫的地方,水声听起来更加寒冷,我那高远的情怀已经随着清晨的云雾散去,而这份闲适的心意却随着流水回到了这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幕府名声的淡泊和对云泉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幕府名声收藉甚,云泉气味属偷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和选择,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云泉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中的“幕府名声”与“云泉气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颔联和颈联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不仅展现了云泉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也寓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尾联中的“高情已逐晓云散,此意自随流水还”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面对幕府中的名利诱惑和云泉之间的闲适生活时,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慨和选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皎然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