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唐·韦庄
持平久奉虞刑恤,宣泽新承汉诏宽。
草色初匀骢马健,柳丝未老野莺欢。
九衢日暖树烟低,百尺楼高云气寒。
独坐小轩心自静,清风徐来满庭安。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韦庄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风清新秀丽,词则婉约含蓄,多写闺情离愁,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长久以来秉持公正,如同古代虞舜时代的刑法般体恤民情,新近又承接到汉朝般宽厚的诏令,恩泽广布,春草初长,马儿健壮,柳丝轻拂,野莺欢唱,九条大道上阳光温暖,树影婆娑,低矮的烟雾缭绕;百尺高楼之上,云气寒冷,独自坐在小轩窗前,心境自然宁静,清风缓缓吹来,满庭都是安宁的气息。
释义
首联“持平久奉虞刑恤,宣泽新承汉诏宽”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执法、体恤民情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新政策带来的宽仁之风的欣慰,颔联“草色初匀骢马健,柳丝未老野莺欢”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社会和谐与人民生活的愉悦,颈联“九衢日暖树烟低,百尺楼高云气寒”通过对比,展现了城市与高空的不同景象,寓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尾联“独坐小轩心自静,清风徐来满庭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清风徐来、满庭安宁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首联以“持平”与“宣泽”为核心,体现了诗人对公正与仁政的向往,颔联与颈联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尾联则以“独坐小轩”的静谧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清风徐来、满庭安宁的深切感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此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韦庄在目睹社会现实后,内心深感忧虑与不满,但同时也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他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公正执法、宽仁之政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景,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