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洞
唐·吕岩
物外风光占昆阆,洞中神变走鱼龙。
仙家自有长春术,水落石穿未足雄。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本来姓李,在终南山修道,得了钟离权传授的内丹术,又遇火龙真人传授剑法,后游历四方,行侠仗义,斩妖除魔,为民除害,还常去酒肆与人饮酒,好打抱不平,扶危济困,深受百姓敬仰,是“剑仙”、“酒仙”的原型,吕洞宾被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译文
洞外的风光堪比仙境昆阆,洞中的神奇变化仿佛有鱼龙游走,仙家自有长生不老之术,相比之下,水滴石穿这样的自然现象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释义
物外风光占昆阆:指洞外的景色如同传说中的昆仑山和阆苑仙境一般美丽。
洞中神变走鱼龙:形容洞内的景象神奇多变,仿佛有鱼龙等水族生物在其中游走。
仙家自有长春术:指仙人有长生不老之术,能够永葆青春。
水落石穿未足雄:相比之下,自然界中水滴石穿这样的缓慢变化就显得不那么神奇了。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洞为题,通过描绘洞外洞内的神奇景象,展现了仙家的超凡脱俗和长生不老之术,首句“物外风光占昆阆”以夸张的手法,将洞外的景色比作仙境,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基调,次句“洞中神变走鱼龙”则进一步描绘了洞内的神奇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仙家的长生不老之术,表达了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往往与道教思想、修行体验等紧密相关,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洞宾游历四方、探访仙境的过程中所写,通过对仙洞内外景象的描绘,吕洞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也向读者展示了道教修行者所追求的超越世俗、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道教修行者对自然、宇宙、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