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翁逢酒唯忧过,更使湘包下滑杯。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病中独酌

唐·李商隐

病里逢春只自伤,

病翁逢酒唯忧过。

更使湘包下滑杯,

独对残灯听夜长。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及解析,李商隐实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在病中遇到春天,心中只有自我哀伤,

病中的老翁遇到酒,却唯恐喝得太多。

又让那湘地的包裹(暗指远方的思念或礼物)滑落了酒杯,

独自面对着残破的油灯,听着漫长的夜声。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孤独与哀伤,首句“病里逢春只自伤”点明了诗人因病而愁,即便春天到来也无法带来欢乐,次句“病翁逢酒唯忧过”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病不敢多饮,生怕过量伤身的无奈,第三句“更使湘包下滑杯”以湘地的包裹滑落酒杯为象征,暗示了远方亲人的思念或礼物带来的短暂喜悦后,更深的孤独与哀伤,末句“独对残灯听夜长”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残灯,听着漫长的夜声,孤独无助的情境。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诗人通过病中独酌的情境,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哀愁,诗中“病里逢春”与“病翁逢酒”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湘包下滑杯”的意象,则巧妙地融入了远方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而深刻,末句“独对残灯听夜长”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当时他因病缠身,生活困顿,心情抑郁,在这样一个孤独无助的时刻,他独自饮酒,回忆起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了哀伤与无奈,他提笔写下了这首《病中独酌》,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生动地展现了李商隐作为一位晚唐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创作风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