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耻夸金络骑,绿阴欣满铁梁台。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白居易

白发耻夸金络骑,绿阴欣满铁梁台。

闲居竹色摇窗入,幽梦花香隔径来。

神静枕流知不远,气浮任侠总堪哀。

前程暗似漆初上,秉烛宵行笑慷慨。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白发苍苍的我耻于炫耀那装饰华丽的坐骑,却欣喜地看到绿荫满满地覆盖了铁梁台,闲居时,竹影摇曳着透过窗户进入室内,幽梦中仿佛有花香隔着小径飘来,心境宁静如水,仿佛知道枕流而眠的日子已不远,而年轻时那种任侠使气的行为总是令人哀叹,未来的道路黑暗得如同初上的夜色,但我仍会秉烛夜行,笑对人生的慷慨与不易。

释义

首联“白发耻夸金络骑,绿阴欣满铁梁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浮华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颔联“闲居竹色摇窗入,幽梦花香隔径来”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与美好,颈联“神静枕流知不远,气浮任侠总堪哀”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过去任侠行为的反思,尾联“前程暗似漆初上,秉烛宵行笑慷慨”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乐观与坚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首联中的“白发”与“金络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浮华生活的摒弃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颔联中的“竹色”与“花香”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体现了诗人闲居时的悠然自得,颈联中的“神静”与“气浮”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尾联则以“秉烛宵行”的形象,展现了诗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乐观与坚韧,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闲居生活中,他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美好,对过去浮华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美好的普遍心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