飏空自胜重罗面,引满偏宜旋絮绵。的解释

诗词原文

飞雪

唐·陆畅

飏空自胜重罗面,引满偏宜旋絮绵。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怜轻素剪窗前。

作者简介

陆畅,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达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元年(806)进士,为太子僚属,后官凤翔少尹,他才情敏捷,尤其擅长作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常描绘自然景物,寓情于景,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译文

雪花在空中飘扬,轻盈得胜过重重细密的丝织品(罗面),当它们纷纷扬扬、满满地落下时,就像旋转着的柔软棉絮,我不吝惜用两钟(古代量器,容量单位)的美酒来换取一斛(也是古代量器,容量单位,通常大于钟)这样的雪景,更怜惜那窗前被轻轻剪落的雪花,如同精美的白色丝绸。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的轻盈与美丽,用“重罗面”和“旋絮绵”作比,强调了雪花在空中飞舞时的轻盈与细腻,以及落地后的柔美与绵密,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热爱与珍惜,不惜以美酒相换,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怜惜。

赏析

陆畅的这首《飞雪》以其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情赞美,首句“飏空自胜重罗面”,以“重罗面”这一日常用品来比喻雪花的轻盈,既形象又贴切,让人仿佛能看到雪花在空中悠然飘落的景象,次句“引满偏宜旋絮绵”,进一步描绘了雪花落地后的状态,如同旋转的棉絮,既表现了雪花的动态美,又体现了其柔软与细腻,后两句则通过“不惜两钟输一斛”的夸张手法,以及“尚怜轻素剪窗前”的细腻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无限热爱与珍惜,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雪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陆畅作为唐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也不例外,他或许在某个冬日,看到窗外飘落的雪花,被其轻盈与美丽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飞雪》,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珍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