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贤别友
唐·李中
棠阴共识思贤地,柳色偏伤赠别家。
远水迢迢芳草绿,斜阳淡淡落花哗。
离情别恨难言尽,把酒相看泪满颊。
从此天涯各相忆,梦魂应到故人家。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籍贯亦不详,李中在唐代诗坛上虽非大家,但其诗作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于描绘离别、思乡等情感细腻之作,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资料散佚,具体事迹已难以考证。
译文
在棠树成荫的地方,我们共同认识到这是一片思念贤才之地;而柳枝摇曳,其色彩更让我在赠别之时感到深深的伤感,远处的河水迢迢流淌,芳草碧绿一片;斜阳淡淡映照,落花之声哗哗作响,离别之情、分别之恨难以言尽,我们举杯相对,泪水已盈满了脸颊,从此之后,我们各自天涯相隔,只能在梦中相互思念,或许我的梦魂还会回到你的家中。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棠阴、柳色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哀愁氛围,诗人与友人在棠阴之地相识相知,而今却要在柳色依依中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伤感,远水、芳草、斜阳、落花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凄凉与无奈,诗人把酒相看,泪满颊,表达了深深的离情别恨,并期待在梦中与友人重逢。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诗中“棠阴共识思贤地”一句,既点明了相识之地,又寓含了对贤才的思念与敬仰;“柳色偏伤赠别家”一句,则借柳色之伤,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深伤感,远水、芳草、斜阳、落花等意象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诗人把酒相看,泪满颊的细节描写,更是将离情别恨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本诗创作于唐代某年春天,诗人李中与一位好友在棠阴之地相识并相知,好景不长,友人因故需要离开此地,诗人与友人便在柳色依依中依依惜别,在离别之际,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伤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思贤别友》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虽然诗人与友人从此天涯相隔,但他们的友谊却如同那棠阴之地、柳色之景一样,永远留在彼此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