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园晚景
唐·白居易
晚凉天气秋风入,雨霁园林伏暑奔。
老树苍苔归鸟尽,夕阳流水落花繁。
携壶酌酒何妨醉,乘兴吟诗岂要人。
独坐闲庭心自静,世间纷扰不关身。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傍晚时分,凉爽的天气伴随着秋风悄然而至,雨后的园林中,残留的暑气在四处奔逃,老树上覆盖着青苔,归巢的鸟儿已经不见踪影,夕阳映照下的流水旁,落花繁多,我手持酒壶,独自酌酒,不妨一醉方休,乘着酒兴吟诗,哪里需要旁人在场,独自坐在闲静的庭院中,内心感到无比宁静,世间的纷扰与我无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园林中的宁静景象,通过晚凉、秋风、雨霁、老树、苍苔、归鸟、夕阳、流水、落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园林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诗人以“晚凉天气秋风入”开篇,点明了时令特征,接着以“雨霁园林伏暑奔”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凉爽和暑气的消散,后两句则通过老树、苍苔、归鸟、夕阳、流水、落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向往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正是他在秋日傍晚漫步园林时,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