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秋夜雨后有月
唐·陆龟蒙
正苦中秋暝雨侵,
忽惊凉月绽云深。
仙宫桂子今应落,
闲听秋声忆故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苏州、湖州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他一生勤于著述,诗文皆佳,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他在农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著有《耒耜经》一书,详细记述了古代农具的名称、形状、功用等,对后世农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正为中秋之夜被昏暗的秋雨所侵扰而感到苦恼,
忽然间惊喜地发现清凉的月亮从深深的云层中透出光芒。
想必那仙宫中的桂花此刻也应纷纷落下,
我闲坐在这里,听着秋声,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由雨转晴,月亮破云而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正苦中秋暝雨侵”点明了中秋之夜被秋雨所困的苦恼;次句“忽惊凉月绽云深”则笔锋一转,以“忽惊”二字表达了月亮破云而出的惊喜;后两句则通过想象仙宫桂子落和听秋声思故林,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雨和月为核心意象,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句“正苦中秋暝雨侵”以“苦”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被秋雨所困的不满和无奈;次句“忽惊凉月绽云深”则以“惊”字和“绽”字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破云而出的瞬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中秋之夜的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龟蒙隐居甫里期间,中秋之夜,本是团圆之夜,但诗人却身处异乡,被秋雨所困,心中难免生出思乡之情,当月亮破云而出时,诗人内心的情感得到了瞬间的释放和升华,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