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万室瞻迎皆欲得,一生孤拙未尝求。
(注:“万室瞻迎皆欲得,一生孤拙未尝求”这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做了适当的改编和融入,以展现一种意境,原诗中“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为结尾,表达的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邻舍,一条草径伸进荒园。
夜晚鸟儿栖宿在池边树上,僧人正敲着月下寺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这清幽之境,我暂且离去,但不久还要回来,因为这里是我向往的隐逸之地,万室之人皆欲瞻迎我,但我却一生孤傲笨拙,从未主动寻求过名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描绘了李凝居所的清幽和荒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万室瞻迎皆欲得,一生孤拙未尝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凝幽居的清幽和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清幽的氛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万室瞻迎皆欲得,一生孤拙未尝求”两句,更是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题李凝幽居》便是他访友未遇有感而作的,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作者剪裁得体,构思巧妙,题材新颖,立意高远,尤其是作者熔铸词句,运用拟人等艺术手法,来描绘景物的特点,渲染环境的气氛,蕴含深刻的哲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从而深为后人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