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红尘无处不諠哗,独上江楼四望赊”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诗意及您的需求,我推测您可能是想寻找与登楼远望、尘世喧嚣对比宁静之景相关的诗句,此诗中的“独上江楼”与您的关键词意境相近,且为白居易的名篇,故以此作答。)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苍茫,山势连绵不断,河流奔腾宽广。
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影在水中央。
晴天时风吹古树像阵阵雨落,夏夜月光映照平沙好似秋霜。
能否在江楼上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一些。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江楼远眺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清凉之境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与江楼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景起兴,景因情生,做到了情景交融,在写景中,诗人善于抓住景物在傍晚时分的特殊色彩,并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与江楼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情较为抑郁,在一次傍晚时分,他独自登上江楼远眺,眼前的美景让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江楼夜景、抒发内心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