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藏岛外啼猿树,竹锁桥边卖酒家。的解释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涉的《题李凝幽居》,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题李凝幽居

唐·李涉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云藏岛外啼猿树,竹锁桥边卖酒家。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多年,后复授国子博士,迁主客员外郎,又迁尚书司门员外郎,大历十二年(777)前后,任滁州刺史、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不久又遭贬谪,晚年寓居润州鹤林寺,优游卒岁,李涉工为诗,长于七绝,多写羁旅之思和隐逸之怀,是晚唐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树绿叶正浓,把移来的石头紧靠着竹根,那云雾缭绕的岛屿外有猿猴啼叫,竹林深处的小桥旁有酒家卖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适、充满自然情趣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题李凝幽居”为题,通过描绘李凝的隐居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前六句写李凝幽居的环境,后两句写归途中经过的风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以动衬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和幽深,而“云藏岛外啼猿树,竹锁桥边卖酒家”一联则通过云雾缭绕、猿啼声声、竹林幽深、酒家隐现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幽居环境的神秘和迷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涉在游览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李凝是一位隐士,他的居所位于一个幽静的地方,远离尘嚣和世俗的纷扰,李涉在游览时,被这里的幽静环境和自然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李凝幽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李涉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崇尚隐逸的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