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节俭颂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公持俭节出天性,
下建万世清风孤。
金玉满堂非所愿,
但愿黎民歌乐途。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隆基虽有多首诗作传世,但本诗内容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李隆基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是唐朝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
译文
你天生就秉持着节俭的美德,
为后世树立了清廉孤高的榜样。
金银财宝堆满屋子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只愿百姓能够欢歌笑语,走上幸福之路。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某人(可能是指一位官员或君主)天生节俭的美德,表达了对清廉品质的崇尚和对后世的影响,诗人强调,真正的财富不是物质的积累,而是能够造福百姓,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能力。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节俭美德的赞美和对清廉品质的向往,首句“公持俭节出天性”直接点题,突出了被赞美者的节俭品质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刻意培养,次句“下建万世清风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对后世的影响,树立了清廉孤高的榜样,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金银财宝与百姓幸福,表达了诗人对真正财富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虚构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唐朝盛世时期,社会风气相对淳朴,节俭美德被广泛推崇,诗人李隆基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君主,深知节俭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这首诗来赞美那些秉持节俭美德的官员或君主,并借此机会向全国推广节俭精神,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资源,勤俭持家,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首诗也反映了李隆基对于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