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宫声符善岁,却应和气得嘉祥。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瑞气

唐·韦庄

华林满色是天香,

玉树琼枝绕画堂。

不必宫声符善岁,

却应和气得嘉祥。

烟霞缥缈浮仙仗,

日月昭彰映御裳。

从此万邦歌有道,

九重天上颂陶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译文

华美的林木散发着天然的花香,玉树琼枝环绕着华丽的画堂,不必用宫中的音乐来祈求好年景,和谐的气氛自然能带来吉祥,烟霞缥缈如同神仙的仪仗,日月的光辉照耀着皇帝的衣裳,从此万邦都歌颂着太平盛世,九重天上也颂扬着陶唐的德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一片祥和、美好的景象,通过华美的林木、玉树琼枝、烟霞缥缈、日月昭彰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和和谐气氛,诗人认为,不必依赖宫中的音乐来祈求吉祥,和谐的社会氛围本身就是最好的吉兆,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和明君德政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的繁华与和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关注,诗中“不必宫声符善岁,却应和气得嘉祥”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赞美,认为和谐才是带来吉祥的真正原因,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与和谐,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明君德政的赞美和期望,希望统治者能够实行仁政,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