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雪
唐·韦应物
洒洒度青嶂,霏霏入彤扉。
同云几刻藏春色,利泽经时洽众芳。
淅沥疑残溜,萧疏似晚霜。
人皆嫌郭泰,我独美刘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深受后人喜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过青翠的山峦,轻盈地飘入红色的宫门,几片云彩聚集在一起,仿佛暂时藏起了春天的景色;而春雨般的恩泽,经过一段时间后,滋润了万物,使各种花卉都欣欣向荣,雪花淅淅沥沥地落下,像是残存的雨水,又稀疏得像傍晚的霜,人们大多嫌弃郭泰(此处可能借指性格孤僻或不合时宜之人),唯独我赞美刘郎(此处可能借指具有独特审美或坚韧不拔之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雪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首联和颔联描绘了春雪飘落、云藏春色、滋润万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颈联通过比喻,将雪花比作残溜和晚霜,进一步描绘了雪花的轻盈与稀疏,尾联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偏见的超越和对独特个性的赞美。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春雪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雪带来的美丽与生机,诗中“同云几刻藏春色,利泽经时洽众芳”一句,既描绘了春雪暂时遮蔽春色的景象,又寓意着春雨般的恩泽终将滋润万物,使花卉欣欣向荣,这种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诗人通过对比“人皆嫌郭泰,我独美刘郎”,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偏见的超越和对独特个性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任期间,韦应物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春雪的到来,既给他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引发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应物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春雪的赞美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偏见的超越和对独特个性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