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郊园独步
宋·释绍嵩
远屏郊园谁复过,支筇立到暮钟时。
寒烟淡淡迷衰草,落日亭亭照古祠。
野旷人稀行路苦,风高木落岁华迟。
独怜憔悴凋零客,吟断孤灯不自知。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清苦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寓含哲理,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远离尘嚣的郊园已无人探访,我独自拄杖站立直至暮钟响起。
寒烟淡淡地笼罩着枯萎的野草,落日高悬,静静地照耀着古老的祠堂。
旷野辽阔,人烟稀少,行走其间倍感艰辛;风高木落,岁月无情地流逝。
唯独我这个憔悴飘零的旅人,在孤灯下独自吟咏,却浑然不觉自己的孤独与哀伤。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远郊园林的孤寂景象,通过“远屏郊园”、“支筇立到暮钟时”等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寒烟淡淡”、“落日亭亭”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增添了画面的凄清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园的荒凉与诗人的孤寂心境,首联“远屏郊园谁复过,支筇立到暮钟时”直接点题,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形象;颔联与颈联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诗人内心的悲凉;尾联“独怜憔悴凋零客,吟断孤灯不自知”则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推向高潮,使全诗情感深沉而动人。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或许在游历或修行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的炎凉,从而产生了对孤独与哀伤的深刻体验,此诗正是他这种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通过描绘郊园的荒凉景象与个人的孤寂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此诗也反映了宋代僧侣生活的清苦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