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壶丘
唐·李商隐
涉世真成百罅舟,
漫教俗子相壶丘。
云屏且掩黄昏月,
水自东流花自秋。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涉世如同航行在满是缝隙的船中,
任凭那些凡夫俗子去评价壶丘(此处可能代指某种理想境界或高人隐士)。
黄昏时分,暂且掩上云屏遮挡月光,
水依旧向东流淌,花儿也自会经历秋天。
释义
首句“涉世真成百罅舟”以航行在满是漏洞的船中比喻人生涉世的艰难与不易;次句“漫教俗子相壶丘”则表达了对世俗之人难以理解或评价真正高远境界的无奈;三、四两句“云屏且掩黄昏月,水自东流花自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涉世艰难、世俗难以理解的感慨,以及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豁达情怀,首句以“百罅舟”比喻人生之路的坎坷与不易,形象生动;次句则通过“俗子相壶丘”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与无奈;后两句则以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与腐败,以及个人仕途的坎坷与挫折,诗人深感人生涉世之艰难,同时也对世俗之人的浅薄与无知感到无奈与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对世俗的深刻感悟与超脱态度,诗中的“壶丘”也可能代指某种理想境界或高人隐士,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