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琼树篇
唐·李商隐
琼枝璧月斗清新,不道三彭捷有神。
仙质自能凌阆苑,凡姿空自羡尘喧。
风前欲劝春光住,雪里偏惊夜气寒。
纵有芳华千万种,何如琼树独超然。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咏史诗和爱情诗,作品多抒发个人抱负的受挫和对时局的忧虑。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构思新奇,语言优美,常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琼枝玉叶与明月争辉,显得清新脱俗,却不知那三彭(道教中指的三尸神,代表人的欲望和杂念)也狡黠有神,仙人的资质自然能凌驾于阆苑仙境之上,而凡人的姿容只能空自羡慕尘世的喧嚣,风前想要挽留春光,雪里却偏感夜气之寒,纵然世间有千万种芳华,又怎能比得上琼树那超凡脱俗的姿态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琼树(象征高洁、超凡脱俗)与尘世(代表世俗欲望和纷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琼枝璧月斗清新”描绘了琼树与明月争辉的清新脱俗之景,“不道三彭捷有神”则暗示了尘世欲望的狡黠与难以摆脱,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琼树的超凡与尘世凡姿的渺小。
赏析
本诗以琼树为象征,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琼树与尘世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自己对高洁、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和腐败,诗人深感无力改变现状,内心充满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琼树作为高洁、超凡脱俗的象征,正好契合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和追求,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