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箱传后裔,日陪黄阁转洪钧。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其二

唐·陆机

朝游游层城,夕息息山樊。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日陪黄阁转洪钧,手把青箱传后裔。

高视七曜纬天经,俯察五岳定地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朝代:西晋

作者简介

陆机少负才名,文章冠世,被誉为“太康之英”,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卷入“八王之乱”,为成都王司马颖所杀,追赠侍中、骠骑将军,谥号“靖”,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是西晋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弟陆云俱为当时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译文

早晨在层城之上漫游,傍晚在山林中休憩。

在千仞高的山冈上抖擞衣裳,在万里长的河流中洗濯双脚。

每日陪伴着朝廷的决策者们转动着国家的命运之轮(黄阁指朝廷,洪钧指天地或国家大事),亲手将家族的学问和智慧传承给后代(青箱是古代藏书之器,象征学问和家学)。

抬头仰望星辰运行的天文规律,低头审视五岳稳固的地理结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家学传承,通过“朝游层城,夕息山樊”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自由的生活态度,而“日陪黄阁转洪钧,手把青箱传后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参与国家大事、传承家族学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和深邃的意蕴,展现了陆机作为一位文学大家和政治家的高远志向和深厚情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国家大事的参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手把青箱传后裔”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和学问传承的重视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机赠给尚书郎顾彦先的,顾彦先是陆机的好友和同事,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在陆机看来,顾彦先不仅才华出众、品德高尚,而且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陆机在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志向,表达了对顾彦先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和家族传承的关注和思考,在西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陆机通过这首诗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期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