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满碧梧风屡起,烟消绿峤月初生。的解释

诗词原文

山居秋夜

唐·皎然

露满碧梧风屡起,烟消绿峤月初生。

寒林叶落秋声远,野径花香夜色清。

幽梦忽惊啼鸟近,闲情欲寄白云轻。

山居此夜堪留客,莫负良宵月满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密切,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理禅意,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露水沾满了碧绿的梧桐树,风儿屡屡吹起;山间的烟雾消散,绿色的山峦间初升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寒冷的树林里落叶飘零,秋声远去;野径上花香四溢,夜色显得格外清幽,幽深的梦境忽然被近处的鸟啼惊醒,闲适的心情想要寄托给轻盈的白云,在这山居的夜晚,真是值得留住客人,不要让这美好的夜晚和满庭的月光白白浪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秋夜的宁静与美好,通过露、风、烟、月、寒林、野径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山居秋夜的独特魅力,首联“露满碧梧风屡起,烟消绿峤月初生”以露、风、烟、月等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卷,颔联“寒林叶落秋声远,野径花香夜色清”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清幽与宁静,落叶飘零、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颈联“幽梦忽惊啼鸟近,闲情欲寄白云轻”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尾联“山居此夜堪留客,莫负良宵月满庭”则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山居秋夜的值得珍惜与留恋。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间,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夜,独自漫步于山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僧的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