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半死桐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变体(融入关键词“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意境)
鹧鸪天·哀思深
宋·贺铸
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
半死桐枝霜后寂,失伴鸳鸯夜中啼。
月冷空房人未寝,风摇旧梦泪低垂。
谁怜寂寞相思苦,独坐孤灯忆往昔。
(注:此变体为根据要求融入关键词后的创意性改写,非贺铸原作。)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贺铸学识渊博,勤于创作,诗文词皆工,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译文
(以变体为例)
独自面对这断了的琴弦,再也没有人能接续它的旋律,梧桐叶上落满了悲伤,无法承受这沉重的哀愁,桐树枝干在清霜之后半死不活,失去伴侣的鸳鸯在夜晚独自哀鸣,月光冷冷地照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人还未入睡,风吹动着过去的梦,泪水低低地落下,有谁能够怜惜这寂寞的相思之苦,独自坐在孤灯下回忆往昔的时光。
释义
这首变体诗通过“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等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伴侣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排解的悲伤,诗中运用了“半死桐”、“失伴鸳鸯”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赏析
这首变体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对逝去伴侣的怀念和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独此弦断无续期”一句,既是对逝去爱情的象征,也是对人生无常、无法挽回的哀叹,而“梧桐叶上不胜悲”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伤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哀愁色彩。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变体诗并非贺铸原作,但我们可以根据贺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贺铸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包括仕途不顺、爱情失意等,这些经历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在这首变体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表达与贺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