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远
唐·李中
忘机海国亲鸥鸟,寄信京华托鲤鱼。
久客厌卑栖远地,故人思见隔尘墟。
春风落日谁相送,秋水浮云岂寄书。
惆怅此情何处遣,直须携酒对琴书。
作者简介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字有中,江西九江人,南唐升元三年(939年)以秀才及第,曾任淦水(今江西清江)县尉、大理寺丞等职,他的诗歌多写个人生活及自然景物,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在海国之中我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与鸥鸟亲近;想要给京城的故人寄信,只能托付给鲤鱼传递,长久客居他乡,厌倦了在这偏远之地卑微地生活;思念故人,却隔着茫茫尘世与废墟,春风和落日之下,又有谁能为我相送?秋水与浮云之间,又怎能寄去我的书信,心中满是惆怅,这份情感又能向何处排遣?只能带着酒,对着琴书,聊以自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与厌倦,首联通过“忘机海国亲鸥鸟”描绘了自己在远离尘嚣的海边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以“寄信京华托鲤鱼”表达了与京城故人音信难通的遗憾,颔联直接抒发了对长久客居异乡的厌倦和对故人的思念,颈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惆怅,只能借酒消愁,以琴书为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涯的无奈,诗中通过“忘机海国”、“寄信京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通过“久客厌卑栖远地”、“故人思见隔尘墟”等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客居他乡、远离京城之时,诗人身处异乡,远离了京城的繁华与喧嚣,却难以割舍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厌倦,诗人也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以缓解内心的孤独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