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气先从柱础知,寒宵滴滴助秋悲。的解释

诗词原文

秋夜感怀

宋·陆游

润气先从柱础知,寒宵滴滴助秋悲。

空庭叶落无人扫,独坐灯前看雨丝。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湿润的气息首先从屋柱下的基石上感知到,寒冷的夜晚里,点点滴滴的雨声更添了几分秋日的悲凉,空旷的庭院中落叶无人清扫,我独自坐在灯前,静静地看着那绵绵不绝的雨丝。

释义

“润气先从柱础知”描绘了秋雨初至时,湿润的气息首先被屋柱下的基石所吸收,暗示了秋雨的细腻与悄无声息。“寒宵滴滴助秋悲”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与悲凉,雨声滴滴答答,更添几分愁绪,后两句通过“空庭叶落无人扫”和“独坐灯前看雨丝”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秋雨的深深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悲凉,诗人以“柱础知”这一细节入手,巧妙地表现了秋雨的细腻与悄无声息,同时借雨声烘托出秋夜的寒冷与悲凉,后两句则通过“空庭叶落”与“独坐灯前”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秋雨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面对秋夜的细雨,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与悲凉,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