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的释义

诗词原文

东游

唐·韦庄

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梦柳凄迷。

花前自得逍遥乐,水上相逢笑语喧。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挑起行囊忽然兴起向东游历的念头,昨夜庭院中的树木在西风中感受到了寒意,远行的路上或许会因春天的逝去而感到悲伤,深夜的梦境中仍缠绕着柳枝凄迷的景象,在花前自在地享受逍遥的快乐,在水面上相遇时欢声笑语不断,不向人世间争夺宠爱与屈辱,只将心中的事情托付给沙洲上的鸥鸟。

释义

首联“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突然产生的东游之兴,并通过“庭树西风昨夜寒”营造出一种秋日的凄清氛围,颔联“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梦柳凄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远行的想象与内心的情感波动,颈联“花前自得逍遥乐,水上相逢笑语喧”则转而描写东游途中的欢乐场景,尾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东游”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以“担簦忽起”四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说走就走的洒脱与豪情,西风昨夜寒”又巧妙地烘托出一种离别的凄凉与不舍,颔联通过“远路”与“残宵”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远行的期待与对故乡的眷恋,颈联则通过“花前自得”与“水上相逢”的描绘,将东游途中的欢乐与惬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则以“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的豁达与超脱,点明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与追求。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东游》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或许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困顿与迷茫后,突然产生了向东游历的念头,希望通过旅行来寻找心灵的慰藉与人生的新方向,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超脱世俗的渴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