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瑞雪

宋·李纲

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

天开地辟功无外,日月光华照万家。

玉屑散空迷远近,天花拂面乱纷华。

欲知天意均寒燠,先向人间发瑞芽。

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今江苏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后,再度起用,任宰相,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病逝于鄂州,享年五十八岁,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

译文

傍晚时分,阴云密布于海角天边,预示着京城将呈现丰收的吉兆,天地开辟以来,这功绩无与伦比,日月的光辉照耀着千家万户,如同玉屑般的雪花在空中飘散,迷蒙了远近的视线,天花般的雪花拂面而来,使世界变得纷繁华丽,要知道上天均匀地分配着寒冷与温暖,它先向人间发出了吉祥的萌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阴云密布、瑞雪纷飞的景象,并借此寓意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景和国家的吉祥,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雪花的美丽和天地间的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瑞雪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的美丽和吉祥的寓意,首联“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直接点题,写出了傍晚时分阴云密布、预示着京城将呈现丰收的吉兆的景象,颔联“天开地辟功无外,日月光华照万家”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瑞雪与天地开辟、日月光辉相联系,突出了其无与伦比的功绩和照耀千家万户的温暖,颈联“玉屑散空迷远近,天花拂面乱纷华”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雪花如同玉屑般在空中飘散、天花般拂面而来的美丽景象,尾联“欲知天意均寒燠,先向人间发瑞芽”则点明了瑞雪寓意着上天均匀地分配着寒冷与温暖,先向人间发出了吉祥的萌芽,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远,既展现了雪花的美丽和吉祥的寓意,又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纲的政治生涯和时代背景有关,李纲是两宋之际的抗金名臣和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于抗金救国和革新内政,他的政治生涯却充满了波折和挫折,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国家面临危机时所作,通过描绘瑞雪纷飞的景象和寓意着丰收的吉兆,寄托了他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也可能是在他仕途得意、国家安定之时所作,以表达他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喜悦之情,无论哪种情况,这首诗都展现了李纲作为一位爱国者和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卓越才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