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千岁州成日,铜狄摩挲世自知。的解释

诗词原文

铜驼巷

唐·李贺

铜驼夜雨渍青苔,

金谷春晴细乳开。

直须千岁州成日,

铜狄摩挲世自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幽奇冷峭的意境,语言瑰丽奇特,情感深沉激越,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铜驼巷的夜晚,雨水浸湿了青苔;金谷园的春天,细雨滋润下,花蕊细密地绽放,要等到千年之后,州城变成古老之地,人们摩挲着铜狄雕像,才会真正明白世事的变迁。

释义

铜驼夜雨渍青苔:铜驼巷的夜晚,雨水使青苔更加湿润。

金谷春晴细乳开:金谷园在春日晴朗时,花朵如细乳般绽放。

直须千岁州成日:需要等到千年之后,州城变得古老。

铜狄摩挲世自知:人们摩挲着铜狄雕像,才会真正明白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铜驼巷和金谷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首句“铜驼夜雨渍青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岁月的痕迹,次句“金谷春晴细乳开”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后两句“直须千岁州成日,铜狄摩挲世自知”则通过夸张的时间跨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历史沧桑的深刻认识,铜狄作为时间的象征,被摩挲时,人们才会真正体会到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游历洛阳期间,洛阳作为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铜驼巷和金谷园都是著名的历史名胜,李贺在游历过程中,被这些古迹所触动,产生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些古迹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世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