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邻人
唐·韦庄
劝客莫嗔无凳坐,去年今日是流移。
只今已得安闲坐,不似当时恸哭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劝客人不要责怪没有凳子可以坐,因为在去年的今天,我们还处在流离失所之中,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安然地坐下来,这与当时痛苦哭泣的日子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安定生活的珍惜与感慨,首句“劝客莫嗔无凳坐”以劝慰的口吻开篇,暗示了当前虽条件简陋,但已有改善;次句“去年今日是流移”则直接点出往昔的流离之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只今已得安闲坐,不似当时恸哭时”进一步强调了从苦难到安定的转变,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刻感受。
赏析
韦庄此诗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无凳坐”这一小事,折射出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乱的残酷,而是通过对比手法,让读者自行体会从流离失所到安定生活的巨大反差,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安宁,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韦庄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曾经历过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当他终于有机会安定下来时,便以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和对当前生活的珍惜,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战乱流离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