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载诗书趁野航,自怜漂泊度时光。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野航

朝代:清代

作者:金和

独载诗书趁野航,自怜漂泊度时光。

湖天夜雨孤灯外,岸柳秋风落叶旁。

旧友凋零书信断,新愁积郁酒杯长。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凉。

作者简介

金和,清代文学家,字亚匏,一字秋蟾,号梓庐,晚号悼秋,安徽黟县人,道光年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金和一生仕途不顺,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但他才华横溢,工于诗文,尤善骈体文,著有《秋蟾集》等。

译文

我独自乘着载满诗书的小船,在野外航行,自怜自艾地度过这漂泊的时光,夜晚,湖天之上,孤灯之外,秋雨绵绵;秋风中,岸边柳树旁,落叶纷飞,旧日的朋友已经凋零,书信断绝,新的忧愁又不断积压,只能借酒消愁,酒杯总是长长的,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光下松风带来的清凉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漂泊、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旧日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独载诗书趁野航”和“自怜漂泊度时光”等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自怜;而“湖天夜雨孤灯外,岸柳秋风落叶旁”等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和凄凉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旧友凋零书信断”与“新愁积郁酒杯长”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还通过“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凉”等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使得整首诗在凄凉中又不失希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金和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贫困潦倒,又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自漂泊在外,这种生活状态使得他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凄凉之感,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旧日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