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且为重为尽,杯行不必再三辞。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劝酒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唯应清夜梦魂飞,可到君家饮一樽。

酒量且为重为尽,杯行不必再三辞。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酒盏斟满须得满满当当,眼看花枝就要纷纷凋落,不要说三十岁还是青春年少,人生百岁已经过去三分之一,只有在清冷的夜晚,梦魂才能飞到你家,与你共饮一樽好酒,酒量尽管放开去喝,不必再三推辞酒杯的传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珍惜眼前人、及时行乐的豁达情怀,诗中“酒盏酌来须满满”和“酒量且为重为尽”两句,强调了饮酒的畅快和尽兴,而“花枝看即落纷纷”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劝酒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饮酒本身,而是借酒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倡导,诗中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酒量且为重为尽,杯行不必再三辞”两句,更是将诗人的豁达情怀和饮酒的畅快淋漓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认为,既然相聚一堂,就应该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不必过于拘谨和推辞,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也符合唐代文人追求自由、奔放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生命和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唐代,饮酒文化盛行,文人墨客常常通过饮酒来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正是他在饮酒过程中,对人生、时间、友情等话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结晶。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