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边春叹
唐·杜荀鹤
正好看花郎却去,江边春色为谁浓。
流水悠悠春草绿,此中何处不伤情。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正当花儿开得正好时,那赏花的人却离去了;江边的春色如此浓郁,究竟是为了谁而展现呢?流水悠悠地流淌,春草碧绿无边,这其中的每一处都让人心生伤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春色的美景与赏花人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人生离别无常的感慨,首句“正好看花郎却去”点明了主题,即赏花人离去,留下满目的春色无人欣赏;次句“江边春色为谁浓”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遗憾之情,暗示春色的美丽似乎失去了意义;后两句“流水悠悠春草绿,此中何处不伤情”则以自然景物的恒常与人生的短暂相对比,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江边春色的美景与赏花人离去的情景,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别无常的感慨,诗中“正好看花郎却去”一句,既点明了主题,又富有戏剧性,引人深思;而“江边春色为谁浓”一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遗憾之情,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后两句则以自然景物的恒常与人生的短暂相对比,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庐山期间,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诗人杜荀鹤身处其中,深感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在隐居庐山的日子里,他常常独自漫步于江边,欣赏春色之美,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春色的美景与赏花人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离别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