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将家具载轻舟,来往长江春复秋。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唐·卢延让

笛声悠扬江水流,尽将家具载轻舟。

来往长江春复秋,几回明月照离愁。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延之,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末至五代初期,他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诗歌著称,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卢延让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活在乱世,作品多有散佚,现存诗作不多。

译文

笛声在江面上悠扬飘荡,伴随着江水缓缓流淌,我把所有的家具都装上了轻便的小船,在长江上来来往往,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多少次明月升起,映照着我内心的离愁别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乘舟载物、往来长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淡淡哀愁。“尽将家具载轻舟”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来往长江春复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赏析

卢延让的这首《江上闻笛》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诗中“笛声悠扬江水流”一句,以笛声开篇,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又巧妙地与江水相连,形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随后,“尽将家具载轻舟”一句,以家具为载体,寓意着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割舍与对未来的不确定,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洒脱并存的情绪,而“来往长江春复秋”与“几回明月照离愁”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与人生的漂泊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卢延让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多次的迁徙与离别,对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次乘舟沿江而行时,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自己乘舟载物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期待,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在乱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