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兵咸阳未休舍,楚王长歌到戏下。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垓下歌》

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注:您提到的“汉兵咸阳未休舍,楚王长歌到戏下”并非直接出自《垓下歌》,但意境与《垓下歌》紧密相关,可能是对项羽垓下之战情景的概括或后人演绎,为贴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围绕《垓下歌》及垓下之战的背景进行。)

作者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他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击破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也不再奔驰,乌骓马不奔驰可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我该如何安排你才妥善啊!

汉军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悲凄的楚歌,大王啊大王,你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还活着干什么呢!

释义

此诗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是这位武勇无双的末路英雄的悲歌,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诗,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创作背景

《垓下歌》创作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指挥二十八骑屡次突围,但终因兵力单薄,汉军追至,终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项羽夜闻四面楚歌,惊觉汉军已占尽优势,遂夜饮帐中,慷慨悲歌,即创作了这首诗,项羽吟唱数遍,美人和之,项王歌罢,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虽然“汉兵咸阳未休舍,楚王长歌到戏下”并非直接出自《垓下歌》,但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与《垓下歌》的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项羽在垓下之战后的无奈与悲壮,通过《垓下歌》及其创作背景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项羽这位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与悲剧命运。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