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龙颜隆准泗上长,天之所授谁能争
朝代:唐代
作者:胡曾
全诗如下:
高祖 龙颜隆准泗上长,天之所授谁能争。 汉家四百年天下,功业何须问姓名。
作者简介
胡曾(约839—?),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曾任汉南节度使从事,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胡曾特别擅长咏史诗,著有《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译文
高祖刘邦,他长着龙一样的容颜,高挺的鼻梁,出生在泗水河畔,这是上天赋予他的命运,谁能与之争锋?汉朝延续了四百年的天下,这样的功业,哪里还需要去询问姓名呢?
释义
龙颜隆准:形容刘邦的相貌非凡,龙颜指帝王之相,隆准指高鼻梁。
泗上长:指刘邦出生在泗水郡沛县丰邑中阳里,即今天的江苏丰县。
天之所授:意指刘邦的帝位是上天授予的,具有天命所归的意味。
汉家四百年天下:汉朝从刘邦建立到东汉灭亡,历经四百多年。
功业何须问姓名:强调刘邦的功业之大,无需再去追问他的姓名,因为他的名字已经与汉朝的辉煌历史紧密相连。
赏析
这首诗是对刘邦建立汉朝伟业的赞美,首句“龙颜隆准泗上长”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刘邦的非凡相貌,暗示其天命所归,次句“天之所授谁能争”进一步强调了刘邦帝位的合法性,表达了诗人对刘邦的敬仰之情,后两句“汉家四百年天下,功业何须问姓名”则是对刘邦功业的总结,突出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创作背景
胡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刘邦建立汉朝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稳定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在晚唐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咏史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情感态度,胡曾的这首诗也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