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九歌·河伯

作者:屈原

朝代:战国(楚国)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注:虽然“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并非直接出自《九歌·河伯》,但考虑到屈原作品中常有表达离国去乡之愁绪的内容,此句风格与屈原的《九章·哀郢》等作品相近,故以此篇为代表进行解析,以展现屈原作品中类似的情感表达。)

在实际创作中,若需直接对应“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的意境,可视为对屈原作品中离愁别绪的概括性提炼,非直接原文。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一文体,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以《九歌·河伯》部分内容为基础,结合“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的意境进行翻译)

与你一同遨游在九条大河之上,狂风骤起,波涛汹涌,乘坐着荷叶覆盖的水车,驾驭着两条神龙前行,登上昆仑之巅,四望无际,心情飞扬,思绪浩荡,夕阳西下,我忘却归途,只在遥远的河岸醒来,怀念着故土。

(对于“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的意译):远离家乡,告别了楚国的荆楚大地,心中满是离国之痛,再次登上高山,回望故土,伤感不已。

释义

此句(概括性提炼)表达了屈原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开故国的无限哀伤,在《九歌》等作品中,屈原通过描绘与神灵的交往、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赏析

屈原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在《九歌》中,他通过描绘与河伯等神灵的交往,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也反映了屈原对楚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这一意境,体现了屈原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国的忠诚,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这是一个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时代,屈原作为楚国的重臣和杰出的文学家,对楚国的命运有着深切的忧虑,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个人遭遇的不幸,他最终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表达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