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涉江采芙蓉
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变体(融入关键词“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意境)
涉江采芙蓉(变体)
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秋水共长天。
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
采之欲遗谁?远道心悠悠。
还顾望旧乡,离愁漫心头。
同心而难聚,忧伤何时休?
(注:此变体为现代根据原诗意境及关键词所创,非古代真实存在之诗。)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为汉代佚名作品,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汉代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人民情感及自然景物,此诗亦不例外,展现了古代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译文
(变体版)
我渡过江水去采摘芙蓉,秋水与长天一色无边。
我所思念的人啊,在天之涯海之角,我们共赏同一轮明月,却隔着茫茫秋水。
采摘的芙蓉想要送给谁呢?远方的你令我思念悠悠。
回头遥望那旧时的故乡,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我们心心相印却难以相聚,这份忧伤何时能休止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采芙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一句,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与亲人虽共赏明月,却因秋水相隔而难以相见的无奈与忧伤。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采芙蓉为引子,巧妙地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秋水共长天”一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更寓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而“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一句,更是将思念之情与明月、秋水等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厚重,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汉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许多人因战乱而被迫离开家乡,远走他乡,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采芙蓉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更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亲情、爱情的珍视与追求,诗中也蕴含着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