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归来春尚寒,小梅飘尽雪初残。的意思及出处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释行海的《早春》,下面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一笑归来春尚寒,小梅飘尽雪初残。

绿杨枝上啼新鸟,红杏梢头挂晓寒。

野水悠悠流不尽,山云淡淡去无还。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及朝代

释行海,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作者简介

释行海,原名不详,因出家为僧而取法名行海,他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译文

归来时一笑,春天还带着寒意,小梅花已经飘落殆尽,残雪也刚刚开始融化,绿杨枝上,新鸟在啼叫,红杏梢头,还挂着清晨的寒意,野水悠悠地流淌,似乎永无尽头,山云淡淡地飘去,再也不见回来,东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岸边,明月啊,你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一笑归来春尚寒”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首句“一笑归来春尚寒”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开篇,但随即通过“小梅飘尽雪初残”等诗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中间两联通过对绿杨、新鸟、红杏、野水、山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早春的氛围,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尾联则以“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结,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行海离开故乡多年后,当他再次归来时,正值早春时节,面对熟悉的景色和陌生的变化,诗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既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又为故乡的变迁而感到无奈,这些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作为一位僧人,释行海在诗中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丰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