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
作者:释绍嵩
林居春事晚,花发鸟声哗。
桃花未发李生花,装点林居亦自佳。
晴光开碧沼,云影漾晴沙。
日暮人归尽,孤云独去斜。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禅意,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山林中的春天来得较晚,花儿绽放时鸟儿也欢快地鸣叫,桃花尚未开放,而李子树却已繁花似锦,它们装点着这山林中的居所,显得格外美丽,晴朗的阳光照亮了碧绿的池塘,云朵的影子在清澈的沙地上轻轻荡漾,傍晚时分,人们都已归家,只有一片孤云独自缓缓飘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中的春日景象,通过“桃花未发李生花”这一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林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春事晚”开篇,点明了山林中的春天来得较晚这一特点,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迟滞的基调。“桃花未发李生花”一句,通过对比桃花与李花的开放时间,巧妙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诗人以“装点林居亦自佳”一句,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林居生活的喜爱。
后两句“晴光开碧沼,云影漾晴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美景,晴朗的阳光、碧绿的池塘、荡漾的云影和清澈的沙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日暮人归尽,孤云独去斜”一句,以日暮时分人们归家、孤云独自飘去的场景,收束全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山林中隐居时所作,他作为一位僧人,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在山林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体会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春日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林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向往宁静生活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