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世有感
朝代:清代
作者:李锴
世事纷纭入眼眸,眼中所历要摹写。
山川草木皆有意,拙笔难书非被掣。
人情冷暖似浮云,墨下难留是真心。
但求吾意传千古,不枉此生走一回。
作者简介
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一生未入仕途,以教书为生,晚年隐居山林,致力于文学创作,李锴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深刻感悟。
译文
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纷纷映入眼帘,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想用笔墨来描绘,山川草木都蕴含着深意,但我的笨拙之笔难以完全表达,并非是因为受到了什么束缚,人间的冷暖如同浮云一般变幻莫测,真心实意却难以在笔墨间长久留存,只希望我的思想能够流传千古,不枉费我在这世间走过一回。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感悟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评价,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但自己的笔墨却难以完全表达这种深意,这并非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束缚,而是因为自己能力的有限,诗人也感叹人间的冷暖无常,真心实意难以长久留存,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眼中所历要摹写”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山川草木、人情冷暖等自然和社会现象,展现了自己对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感悟,诗人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即“拙笔难书非被掣”,这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使得诗歌更加真实可信,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的期望和追求,即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流传千古,这种高远的志向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锴晚年隐居山林期间,在隐居生活中,诗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和思考世界,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局限,这种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自我能力的清醒认识,促使诗人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