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梅
宋·杨万里
老干疏花照水开,
争如欧苏两仙伯,
一白邂遮群愧瞥,
孤山处士亦堪嗟。
(注: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创作并融入了这两句,但历史上杨万里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同的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的这首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老梅树的枝干稀疏,花朵映照在水中绽放,
怎比得上欧阳修与苏轼这两位仙人才子,
一抹洁白偶然遮住了群芳,令人羞愧地一瞥,
就连孤山的林逋处士也值得叹息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修(欧)和苏轼(苏)两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诗中“老干疏花照水开”描绘了梅花的苍劲与雅致,“争如欧苏两仙伯”则直接表达了对欧苏二人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才华与风骨无人能及。“一白邂遮群愧瞥”用梅花之白来象征欧苏二人的文学成就,使其他文人自愧不如。“孤山处士亦堪嗟”则是以林逋为例,说明即使像林逋这样的隐士也难以与欧苏二人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以画梅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文学巨匠的敬仰与赞美,诗中“老干疏花”与“照水开”的描绘,既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又寓含了文人墨客的高洁品质,而“争如欧苏两仙伯”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旨,将欧苏二人的文学成就与人格魅力推向了极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一白邂遮群愧瞥”与“孤山处士亦堪嗟”两句,进一步突出了欧苏二人的卓越地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观看一幅描绘梅花的画作时,有感而发,他或许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想起了欧阳修与苏轼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卓越成就与高尚品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敬仰与赞美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杨万里不仅表达了对欧苏二人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