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
宋·陆游
终朝畏暑自脱巾,亟起收书不能屦。
窗几静无尘可拂,燕雀喧时我独瞑。
心清自觉炎蒸远,室迥浑忘日月迁。
门外车尘方滚滚,此中风味有谁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整个早晨因为害怕暑热而自行摘下了头巾,急忙起身收拾书籍连鞋子都来不及穿,窗前的桌子干净得没有一丝尘埃可以拂去,燕雀喧闹时我却独自闭上眼睛静心养神,内心清净自然觉得暑热远离,房间深远仿佛忘记了日月的变迁,门外车马尘土飞扬,这其中的清凉与宁静有谁能够理解欣赏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炎热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联写诗人因暑热难耐而摘巾、急起收书;颔联通过对比窗几的静谧与燕雀的喧闹,突出诗人的内心宁静;颈联表达了诗人因心清而自觉远离炎热,因室远而忘却时间流逝的心境;尾联则以门外尘世的喧嚣与室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人不解其心境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脱巾”、“亟起收书”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炎热中人们的烦躁与不安,但随后又通过“窗几静无尘”、“我独瞑”等描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宁静、清凉的世界,颈联“心清自觉炎蒸远,室迥浑忘日月迁”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因内心的清净而超越了外界的炎热与时间的束缚,尾联则以门外尘世的喧嚣与室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夏日》虽然表面上写的是夏日的炎热和宁静的生活,但背后却蕴含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着一颗清净、超脱的心,这也是他诗歌中一贯的主题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