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喜雨
宋·杨万里
前时小旱已作忧,三日为霖遂不休。
云气半开新出日,林梢微露远峰头。
田夫荷锸相随去,野老扶筇得得游。
却笑今年畿辅旱,皇恩空自下天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之前的小旱已经让人心生忧虑,没想到接连下了三天的雨却还不停歇,云层半开,太阳重新露出脸来,树梢间隐约可见远处的山峰,农夫们扛着锄头相随而去,田野间的老人们扶着拐杖悠闲地游走,却笑今年京城附近的大旱,皇恩浩荡的雨水却只能白白地流向远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雨水的复杂情感,前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之前小旱的担忧,以及对连续降雨的惊讶与无奈;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雨后田野间的景象,以及对比京城附近的大旱,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皇恩未能普泽天下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田野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诗中“前时小旱已作忧,三日为霖遂不休”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关注,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依赖与担忧,而“田夫荷锸相随去,野老扶筇得得游”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田野间的景象,展现了农民们雨后劳作与休闲的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却笑今年畿辅旱,皇恩空自下天流”则通过对比与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未能普泽天下的感慨与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担任地方官职期间,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田野的景象,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担忧,通过对比京城附近的大旱与当地的降雨情况,诗人也表达了对皇恩未能普泽天下的感慨与不满,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