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今二月已强半,匆匆何方为羁绊。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日羁怀

唐·罗隐

春今二月已强半,匆匆何方为羁绊。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銮。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讽刺时弊,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怀才不遇之感,他的散文和杂文也颇有名气,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春天已经过了大半(二月已强半),我为何还在这里匆匆忙忙,被什么事情所羁绊呢?在梦中我清晰地看到了边关要塞,但却不知道哪条路能通向朝廷(金銮)。

释义

春今二月已强半:春天已经过了大半,这里用“强半”表示超过一半的意思。

匆匆何方为羁绊:匆匆忙忙,被什么事情所束缚、羁绊。

梦里分明见关塞:在梦中清晰地看到了边关要塞,暗示着诗人有报效国家的愿望。

不知何路向金銮:不知道哪条路能通向朝廷,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迷茫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罗隐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感慨之作,首句“春今二月已强半”以春天的流逝暗喻时光的匆匆,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氛围,次句“匆匆何方为羁绊”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被什么事情所羁绊,使得自己无法施展才华,后两句“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銮”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报效国家的渴望和对仕途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罗隐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时期,罗隐一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深感沮丧和无奈,在晚唐乱世中,他虽然有着满腔的热血和才华,但却无法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抒发自己内心感慨和迷茫的佳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流逝和梦境的虚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仕途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