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贾岛
要师原宪安非病,敢学襄阳怨不才。
多病故人疏更远,穷途老病两徘徊。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裴度任命为随军,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贾岛在普州去世,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仅至长江县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又在句意上力求避生就熟,变俗为新,擅长别致新奇的推敲,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代表作有《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等。
译文
我想要效仿原宪那样安于贫困并非真的生病,又怎敢效仿孟浩然那样埋怨自己缺乏才华呢?因为多病,老朋友都疏远得更远了,如今穷途末路,年老多病,两者都让我徘徊不前。
释义
要师原宪安非病: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以安贫乐道著称,这里表示作者虽然生活贫困,但并非真的生病,而是效仿原宪安贫乐道。
敢学襄阳怨不才:襄阳指孟浩然,他曾在诗中表达过对自己才华不足的埋怨,这里作者表示不敢效仿孟浩然埋怨自己缺乏才华。
多病故人疏更远:因为多病,老朋友都疏远得更远了。
穷途老病两徘徊:如今穷途末路,年老多病,两者都让作者感到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要师原宪安非病”,作者以原宪自比,表明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并非真的生病,而是安于贫困,坚守自己的道义,次句“敢学襄阳怨不才”,作者以孟浩然为反例,表示自己不会埋怨自己缺乏才华,而是会继续努力,后两句“多病故人疏更远,穷途老病两徘徊”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因病而疏远朋友,穷途末路,年老多病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徘徊。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也体现了贾岛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推敲和锤炼,追求别致新奇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病中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贾岛的生活境遇并不如意,他因病而疏远朋友,穷途末路,年老多病,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徘徊,这种境遇和心情也反映在了他的诗歌中,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这首诗也体现了贾岛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以及他坚守道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