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平未可山林去,傥欲赴盟其见呼。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赴洛道中作

魏晋: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眠,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居食每俭狭,资赡常困匮。

茧纶牵拨剌,犀焰照孤悴。

傥有邻人斗,喧声被高闼。

岂复求闻达,苟得免饥寒。

幽涂亘千里,迢迢不可攀。

青袍别父兄,坐见乡关尽。

严驾将远迈,傥欲赴盟其见呼。

君平未可山林去,汉世昔云浮。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东吴世家大族,祖父陆逊为丞相,父亲陆抗为大司马,二十岁时吴亡,入晋朝为官,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与弟陆云俱为当时著名文学家,被称为“二陆”,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杀害,时年四十二岁。

作者简介

陆机才华横溢,被誉为“太康之英”,他的文学创作以诗赋见长,注重辞藻华美与情感表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草书和隶书,作品被后世珍视。

译文

远离家乡游历山川,山川既长且广,挥鞭登上高山之巅,勒缰缓行在平原之上,夜晚抱着孤影入眠,清晨怀着思绪启程,停下马儿倚靠在高峻的山岩旁,侧耳倾听悲风的回响,清冷的露珠洒下晶莹的光辉,明月是多么明亮,抚摸着枕头难以入眠,整理衣裳独自遐想。

生活常常节俭拮据,资财总是匮乏困窘,鱼网被水草缠绕难以挣脱,微弱的烛光映照出孤独憔悴的面容,倘若邻居发生争斗,喧闹之声直冲高门大户,哪里还敢追求声名显达,只求能够免于饥寒之苦,幽暗的道路绵延千里,遥远得难以攀登,穿着青袍告别父老乡亲,眼看着故乡越来越远,整顿车驾将要远行,倘若想要加入盟约就请呼唤我,君平啊,你尚未到归隐山林的时候,汉朝的士人曾经也有过浮沉的经历。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陆机在赴洛阳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辞藻华丽而不失真挚,展现了陆机作为文学大家的才华,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机在公元300年左右赴洛阳途中所作,当时,他因东吴灭亡而被迫入晋为官,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旅途中,他目睹了山川的壮丽和人生的艰辛,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君平未可山林去,傥欲赴盟其见呼”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但仍不愿放弃理想和追求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可能加入的政治联盟充满期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