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风雨游山
宋·陆游
不是幔亭张席地,卒然风雨卷山头。
前村清景何人占,绝顶新凉几夜秋。
鹤唳九天传远客,松吟万壑动清愁。
归来更把闲书看,月满东窗夜气幽。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这并非幔亭仙宴铺展的席地,突然间风雨交加席卷了山头,前方的村庄里清丽的景色被谁占据?山顶之上已有了几夜初秋的凉爽,鹤在九天之上长鸣,似乎在向远方的客人传达信息,万壑中的松树在风中吟唱,引发了无尽的清愁,归来后我再次翻开闲书阅读,月光洒满了东窗,夜色显得如此幽静。
释义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中游览山景的情景,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不是幔亭张席地”以否定句开篇,引出风雨突至的意外,后句“卒然风雨卷山头”则具体描绘了风雨的猛烈,诗人通过“前村清景”和“绝顶新凉”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点的景色差异,颈联以鹤唳松吟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尾联则回归平静,以读书赏月作结,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变幻,诗人以“不是幔亭张席地”开篇,既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并非仙境,又暗示了风雨的突然降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通过对比和想象,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颈联的鹤唳松吟,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声音,更寓意了诗人的孤独与愁绪,尾联则以读书赏月作结,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山水,常游历于名山大川之间,这首诗便是他在一次风雨中游览山景时所作,当时,陆游或许正面临着某种困境或挫折,而风雨中的山景则成为了他抒发内心情感的对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变幻,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